自我覺察一言以蔽之,就是觀察並了解自己。自我覺察有許多層次,端看你想從哪個角度切入。從最高層次來看,對一切萬有、萬事萬物的觀察了解都是自我覺察,因為那個層次沒有分別。這篇文章會從對人類而言實用的角度談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為什麼困難?主要原因有幾個:
1. 人類自我(小我)需要視自己為「好」與「對」,有這樣的需求,自然難以客觀觀察了解自己。
2. 對感受情緒的排斥,尤其是恐懼、悲傷、羞恥與罪惡感等這類痛苦的情緒。恐懼知道真相的後果,雖然常常只是自己的投射。
3.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一人稱視角本來就容易看不清楚自己。
4. 創傷。為求生存而進入盲的狀態。

人為什麼不自我覺察:
1. 看不到這麼做的需求,因為看不到不自我覺察的負面後果。「不知道也沒差」的態度。
2. 害怕感受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
3. 幻覺的舒適。抓著虛假的安全穩定感,不願意自己主動戳破虛幻的泡泡。
4. 以為自己已經了解自己了,因此沒有動力覺察。這是真正最深的盲點,完全無意識。通常要等到人生丟給他一記暴投才會「有可能」被震醒。

不自我覺察,不觀察了解自己,是有代價的。常見的代價有:
1. 中老年危機,意識到自己踏入了不適合的婚姻、選了不適合的職涯、不愛孩子卻生了孩子。
2. 精神疾病與生理疾病。不自我覺察就無法在症狀輕微時立即處理,只得等到嚴重才看得到。
3. 痛苦的人際關係,尤其是伴侶與婚姻關係。不自我覺察就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需求,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排序,自然無法了解自己適合哪樣的人,也不了解在不同類型的關係中自己適合與需要什麼,可說是誤己也誤人。
4. 無法了解自己適合什麼飲食,不了解自己的身體與身心需求。以為自己在養生,但其實是養病。
5. 迷惘,但卻逃避面對,因此選錯科系、選錯領域、選錯人而不敢停損重新開始。
6. 無法長期投入耕耘自己所選的職涯,因為自己其實根本不想要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

自我覺察,觀察了解自己,也是有代價的。常見的代價有:
1. 身分認同危機。長年以來認識的自我崩壞。
2. 家庭危機。無法繼續粉飾太平、迴避衝突。
3. 恐懼、悲傷、羞恥與罪惡感等等痛苦情緒湧現。
4. 無法繼續隱忍適應現狀,必須做出改變。

自我覺察的益處數也數不清,這裡列出常見幾個:
1. 內心安穩的踏實完整感,知道自己沒有自欺欺人,沒有背叛自己。
2. 健康的自律,因為是真正想要的目標,有深刻的動力面對過程中的挑戰困難而不會覺得是在勉強自己忍受討厭的事。
3. 良好的行動執行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自然沒有強烈的內在阻力導致拖延。
4. 健康的身體,知道身體對不同飲食的反應,知道身體在什麼時候特別需要某種食物,知道身體什麼時候特別需要活動或休息。
5. 健康的人際關係。知道自己適合與什麼樣的人當朋友,不會苦於缺乏歸屬感與持續不斷的衝突。知道自己適合與什麼樣的人當伴侶,有辦法清醒地面對戀愛與吸引力,而不是盲目被感受牽著走。
6. 清楚明確的溝通,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感受與需求,與他人交流不會慌亂覺得失去自我,有能力圓滿地處理衝突,化衝突為助力。
7. 真正愛自己的能力。自我覺察是愛自己的基礎,一個不了解自己的人是無法愛自己的。了解與愛,密不可分。
8. 走在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上,持續改變成長,探索內在與外在世界,勇於踏入未知,創造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生。

自我覺察不簡單,但這是你此生最重要的投資。這是一生受用的能力。終結苦難、實現夢想,一切從了解自己開始。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